2016-02-21 13:28
这不一定是有意识的,更可能一种是“获取知识太爽了”,一种是“知识是好的,要有知识就要学习,所以我要学习”。//@纯银V: 想了想觉得还挺有道理的。
2016-02-21 12:54
聪明人总是会无意识的收集身边琐碎的信息,把它们相互拼凑,串联起来获取自己想要学习的有用信息。笨蛋们一般是线性思维,他们总认为学好一样东西,一定是有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一步步循序渐进来达成的。他们通常会迷信的认为,只要他们按照整个步骤一步一步来,就可以“学有所成”。
2016-02-21 12:13
renew
2012-09-10 12:20
袁宏道讲过一个故事:书生仆人同去太行山。仆人将“太行山”读作“太形山”。书生说是“太杭山”。争了半天,仆人说:咱遇到识字的问问,错的输一贯钱。后来一个老先生问清事由后,对他们说是念“太形山”。书生越想越奇怪,回去追问。老先生说:对二逼,咱宁可输一贯钱,“教他俗子终生不识太行山”。
2016-02-21 11:11
🔗网页链接 “根据网络部门的信息梳理”,我比较感兴趣“网络部门”是什么部门,又是怎么做的“信息梳理”。我当然相信“网络部门”可以轻松得到这事儿的答案。但这不是刑事案件,也不是民事案件,这根本就不是案件,然而“网络部门”想出手就出手了。
2016-02-21 09:28
回复@彭谨Matlab: 是啊。不过以咱们国家原研药的现状,做 me too 已经算行业先锋了。能再搞一个全新化学实体不知何年何月。另外有人提醒说《金融时报》那篇文章称中国 70 年代后无新药,是指在国际市场上。这么说的话,恐怕确实如此。
2016-02-20 22:17
查了一下,我国目前真正自己研制的化学药,应该就是青蒿素、蒿甲醚、双氢青蒿素、安妥沙星、艾瑞昔布、埃克替尼、阿利沙坦、吗啉硝唑这 8 个。青蒿素、蒿甲醚、双氢青蒿素是屠呦呦那一批人的功劳。之后 30 年间没有真正的自主研制新化学药。后 5 种药都是近 10 年的事。希望以后能越来越好。
2016-02-20 22:17
查了一下,我国目前真正自己研制的化学药,应该就是青蒿素、蒿甲醚、双氢青蒿素、安妥沙星、艾瑞昔布、埃克替尼、阿利沙坦、吗啉硝唑这 8 个。青蒿素、蒿甲醚、双氢青蒿素是屠呦呦那一批人的功劳。之后 30 年间没有真正的自主研制新化学药。后 5 种药都是近 10 年的事。希望以后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