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0 12:27
从人类史的角度看,人工智能,是 NERD 对麻瓜的第三轮进攻: 🔗查看图片 //@蘸盐:看到图1想起以前看的一篇八卦文章。大意就是常看美剧的可能都知道,过去美国高中美女啦啦队长一般是找橄榄球运动员之类当男友。nerd是排在食物链最底端。但是最近20多年,随着一批一批互联网新技术富豪的出现,啦啦队长们的择男友目标发生了变化,很多有头脑的啦啦队长在高中阶段就开始把nerd当做潜力股进行投资//@饭统戴老板:2012,改变人类命运的180天🔗2012,改变人类命运的180天
2024-10-09 10:04
昨天,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Geoffrey Hinton(杰弗里·辛顿),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不管有没有争议,辛顿在深度神经网络领域的地位毋庸置疑,而且他不是那种只待在象牙塔里的人,跟产业的连接也很密,现在全球AGI领域各条战线上的明星,或者明星公司,基本都能跟他搭上线。
关于他的故事我们写过很多,这里摘录一些:
1. 2012年10月,辛顿带两个学生ImageNet图像识别比赛上夺冠,然后把自己和两个学生打包成一家公司(图1),起名叫DNNresearch,给自己估值1200万美元,邀请几家科技大厂来拍卖。是谁促成这件事的呢?是百度。
2. 当时百度多媒体部的负责人,拿过第一届ImageNet大赛的冠军,所以在读了论文后,马上意识到辛顿团队的巨大价值,就给辛顿发邮件要合作,这个人就是余凯,就是汽车芯片和智驾领域的独角兽“地平线”的创始人(图2)。
3. 过了多年苦日子的辛顿,看到邮件后一口答应,顺带提出100万美元的合作经费,余凯向李彦宏请示,后者爽快地答应。然后辛顿意识到产业界如此饥渴,干脆多问几家,于是合作就变成了竞标,邀请四家公司参与:Google、微软、百度,和当时还没做出阿法狗的DeepMind。
4. 拍卖在加州和内华达州交界处的太浩湖(Lake Tahoe)举行,这个地方就是《教父2》开头科里昂家族开派对的地方。
5. 起价1200万美元,每抬一次价格是100万美元,然后四家公司迅速抬到了4400万美元,把辛顿搞的有些头晕,果断喊停,把公司卖给最后的喊价者Google。百度尽管没能夺标,但这件事足够余凯和李彦宏吹一辈子。
6. 当时代表微软参与竞标的,是邓力(图3)。邓力是语音识别领域的大神级人物,跟辛顿相识多年,深度神经网络用到语音领域,这两人贡献巨大。提到语音识别,你是不是就想起了科大讯飞?是的,邓力的母校就是中科大,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在1998年拿到ISCSL最佳学生论文奖,就是邓力给发的奖,他之后也多次回合肥跟讯飞团队交流。
7. 代表Google参与竞标的,是谷歌的传奇大神Jeff Dean(图4)。虽然最后夺标,但Jeff Dean心情复杂,因为辛顿在2012年6月曾经短暂参与了Google的The Cat Neurons项目(即“谷歌猫”),然后辛顿一眼就指出了这个项目的缺陷——使用16000块CPU来,但没有使用GPU。
8. 当年推荐辛顿去“谷歌猫”项目的,是另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大神吴恩达(图5)。他后来经过余凯的牵线,去百度待了一段时间。
9. 正是受谷歌猫项目的启发,辛顿就带着学生搞出了AlexNet算法,里面只用了4块英伟达的GPU。而夺冠之后,全球学术和产业界终于意识到了GPU在深度神经网络训练方面的独特优势,订单像雪花一样向英伟达飘去——所以ImageNet这场比赛,其实也改变了黄仁勋的命运。
10. 但讽刺的是,2009年辛顿给英伟达写了一封邮件,想要一块免费的显卡:“我刚刚告诉一千名机器学习研究人员,他们应该去买英伟达的显卡。你能免费送我一个吗?” 然后英伟达……拒绝了。AlexNet算法用的那两块英伟达GTX580,是辛顿拿出紧张的经费自己买的。
11. 当然,ImageNet这场比赛还链接到另外两个人——一个是大赛的创办者李飞飞(图6),是华人在AI学术领域最至高的存在;另一个是辛顿团队两名学生之一的Ilya Sutskever(图7),后面是OpenAI的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12. 参与竞标的DeepMind,拿到了马斯克的投资,然后马斯克又推荐给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于是Google就让辛顿参与收购评估。由于辛顿腰不好(只能躺,不能坐),所以他们包了一架私人飞机,改造了座椅,让辛顿躺着飞过去。最后Google花4亿美金收购DeepMind,之后DeepMind做出了震惊世界的AlphaGo。
13. Google对辛顿团队的竞标,其实引发了一场科技大厂抢夺教授的风潮,思路很奇特:先把老师挖过来人,然后期待他们把学生也带过来。于是Facebook挖了杨立昆(图8),亚马逊挖了Alex Smola(图9),苹果挖了Ruslan Salakhutdinov(也是辛顿的学生)。这个几个人都带了很多学生加入,“带徒入组”。
14. 总之,从2012年6月的“谷歌猫”项目,到10月的ImageNet大赛,再到12月的太浩湖竞拍,差不多6个月的时间里,围绕着杰弗里·辛顿这个人,全球AI领域最重要的公司和人,几乎都串了起来。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
15. 我们之前根据这段历史,写过一篇「2012,改变人类命运的180天」,链接附上评论里,大家有兴趣可以一看。另外,关于辛顿家族,还有很多趣事,这个大家可以看刘群老师写的这篇博文🔗网页链接
16. 这个故事其实还有一个启发,就是中国的科技大厂,一定要参与对全球人才的盘点和追逐,虽然现在这个国际环境下越来越难,但你不参与,很多时候就可能连外面正在发生什么都不知道;你参与了,能第一时间感受到温度。越是这种环境,国内大厂越不能闭门造车。
2024-10-10 12:07
冷战期间美国人讽刺苏联女运动员打药导致男性化的素材,现在已经可以用来讽刺美国体坛: 🔗查看图片 //@幻想狂劉先生:美国人意识到苏联笑话很有用之后也确实编过,但效果远不如原版,而且容易被一眼识破。其根本原因在于苏联笑话的经典来源于统治集团的利益和国家利益不一致、意识形态取代现实利害主导治国、虚假宣传的幻象和岌岌可危的现状之间的巨大反差。当时走上坡路的美国人没有这种环境体验和感受,自然编不出来,等哈里斯当选带着美国再往左走一走,那美国人几乎不用编新段子,只要把老苏联段子换个关键词,很多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2024-10-04 11:39
广义上的苏联笑话,不能说美国人一条都没编过。但如果认为已知的苏联笑话主要是美国人编的,那真是抬举美国人了。
想了解苏联笑话,首推华东师范大学 2012 届硕士论文《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笑话研究》。
2024-10-10 10:33
视频变模糊是从哪一年开始的?那一年发生了什么?//@来去之间://@木析AlexanDENG:那你真是一个字都没看//@项汉锴:支持!这些平台太坏了
2024-10-10 09:08
#影视飓风下架视频变糊科普视频#这个事儿,我第一反应显然是支持Tim并且认为平台有必要给更多码率给用户的。
但后来仔细想想又觉得很无奈。
Tim所批判的“疯狂省成本的资本家”,其实并不存在。
平台需自由竞争,永远会“降本增效,开源节流”,但各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抠流量成本,且都实现了业务存续和增长————这本就是市场给出的回答。注意,这句话不是“一直以来这样便对”,而是“消费者自己做出的选择”。
至于为什么不给更好的画质,
因为流量很贵,为什么流量贵,
因为运营商的收费贵,
为什么收费贵,因为网络建设成本高,
为什么建设成本高因为全国铺网线架铁塔就是贵。
其本质问题是:当前历史时期有限的资源,
到底给到运营商发展还是给用户看更清晰的画面的问题。
不妨说得再明白一点,到底是让运营商以及背后的中兴华为供应商赚钱:
还是降低流量费用,给视频平台省成本,最终给用户提供更高画面信息量的问题。
用户到底是想流畅地观看数量巨大丰富多样的乐子视频,还是想看数量更少,但画质爆炸细节丰富的视频。
我想回答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当前你要到处有网,要到处有5G/4G做到偏远地区也能有信号,你必须向运营商倾斜;
而网络大基建和石油铁路一样属于典型的“天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行业,不垄断就要么做不好或者赔本赔掉底裤的行业,所以运营商国有是没什么可争论的问题别把自由市场那套理论搬出来,除非你真觉得美国的网络建设比中国好——那这边建议润。
其次是,既然平台都选择降码率那说明消费者没那么在乎绝大多数视频的画质。我见过太多看似“刷剧”,实则手机扔旁边“听剧”的人了。令我十分震惊。连看剧尚且如此,遑论日常短视频。
其三,本质上,短视频的信息量不在那点被牺牲的画质。哪怕是对于以画质见长的影视飓风也是如此。除了专业影视器材画质对比和样片展示环节,其他的评测内容如果以“更低画质”呈现,并没有损失多少信息量:比如产品设计操控体验、以及观点讨论和参数介绍。 更别说影视飓风是小众中的小众,大量的搞笑/时政/短故事/各种摇的视频要啥码率,其实真用不上,创意/文案/选题/口条/音质哪个都比码率重要。我想这才是平台选择削码率也没翻车的本质原因。
其四,“我输出了多高规格,你就该呈现多好规格”本质上是高画质创作者的一厢情愿。实际上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经常选择中低规格的格式,有8K但拍4K,有RAW但拍265 log,有帧内但拍帧间,有120帧但拍60帧。
因为画质本就是跟用途息息相关,也跟预算息息相关。拍摄超高规格视频本来就不是金科玉律,因为我们知道大多数时候“用不上”或“不值得”用那么高规格的视频。所以码率这件事对于创作者尚且如此,平台更是不必厚非。
最后,至于下架原因我也不想去阴谋论,我只能说保持高码率这个事情,在当前发展阶段,既不必要也不可行,消费者消费日常娱乐,看个乐子是绝大多数,所以画质差不多得了;码率在绝大多数视频信息传递里的优先级并不高,多数创作者都是能省则省,所以也没必要苛求平台。🔗木析影像杂谈
2024-10-09 22:24
1979 年的《异形》应该是世界上第一部女性主义科幻片。Sigourney Weaver 扮演的 Ellen Ripley 这个角色彻底改变了科幻影视中女性作为花瓶的定位。之后《终结者》里的 Sarah Connor、《生化危机》里 Alice 的身上都能看到 Ellen Ripley 的影子。
Sigourney Weaver 生于 1949 年 10 月 8 日,刚过完 75 岁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