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7 20:10
现在真正热爱安全研究的女性也逐渐多起来了。我们有个实习的女同学,前阵子在周报里写了一句话:“不管尝试多少办法,一定要把这个漏洞啃下来”。
2017-11-07 10:24
今天是居里夫人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简单聊几件居里夫人的故事吧。
①她发现了放射性现象,就连“放射性(radioactivity)”这个术语也是她造的。
②发现了元素钋。
③又发现了元素镭。
④发现暴露在镭辐射下的癌细胞死得比健康细胞快——这就是癌症放疗的起源。
⑤一辈子没被法兰西科学院选为院士。
⑥后来在世界范围内名气越来越大,法国略感尴尬,要给她颁法国最高荣誉之一的荣誉团勋章。她拒了。
⑦她和丈夫居里共获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在居里不幸于1906年因意外去世后,她在1911年又独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无人共享。
⑧6号元素叫“锔”(Curium),发现者就是为了纪念居里夫人和丈夫而这样命名的。(其实要是翻译成“锯”更能看出纪念意义,但是这样就跟常用字混淆了……)
⑨因为1911年2次得诺奖,所以终于说服法国政府给她建了镭研究所。在她管理期间,研究所出了四个诺奖得主,成为世界四大放射性实验室之一。
⑩居里夫人培养了一个中国学生,叫施士元。施士元是我国最早的核物理研究者,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为我国培养的核物理人才无数。
施士元还有个学生,叫吴健雄,女,第一个华裔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的第一位女会长。
居里夫人出生150年了,中国本土唯一获得自然科学诺奖的屠呦呦女士还在。而至今仍有人在说,“历史证明科学界不是女性的地盘。”
没关系,女人们会用行动证明,他是错的。
2016-02-10 13:27
最原始的一个实现做的有问题,其他人再写的时候,虽没有直接拷贝代码,但没多想原始代码的做法有无问题,就把漏洞也一起重新实现了。这事最经典的例子当然是十几年前那本 ASP 教学书籍中那个有 SQL 注入问题的例子代码。另外早几年一些图片格式类漏洞里也出过好几起,没想到在一些经典实现里还能找到。
2019-11-08 09:22
如果认为一万小时可以抹平你和爱因斯坦之间的差距,那就太蠢了。如果认为一万小时不能让你超过普通人,那不光是蠢,还懒。//@oztiger:转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