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7 16:10
如果你对婚礼“爬灰”(🔗"公公强吻儿媳"当事人发律师声明:在表演 没真亲)持否定态度,认为是传统糟粕,但对另一些糟粕则认为是“多元文化”,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双标了。
2016-02-13 17:05
谈“文化相对主义”,大家一般想到的是跨国跨洲的那种差异,是“该不该对女性行割礼”、“该不该让寡妇殉葬”那种差异。而面对没那么大的文化差异,是否应奉行“文化相对主义”,或者说,对“文化相对主义”应接受到什么程度上,可能是离我们更近的问题。
2018-10-29 13:12
66 岁的师胜杰、54 岁的臧天朔去世都没有像 50 岁的李咏去世这样给大家带来如此震撼。也许因为李咏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健康而充满活力的。于是很多人忽然意识到死亡可能没那么遥远。很多微信群开始讨论健康话题。
我们这代人可能还无法克服死亡。最终,微信群里的每个 ID 都会渐渐沉默。有一天,也许你会足够幸运或足够不幸,成为群里最后一个活着的人,默默看着那些永远不会再发言的头像。
2023-05-26 11:07
我经常看到微博团队的人这样夸自己:“渣浪虽然穷,但素质都还在”、“渣浪虽然穷,但技术还是很棒”。 🔗查看图片
2023-05-26 09:19
有个小八卦,小道消息说,微博团队的薪资水准是比较低的。低到什么程度呢,大约比其他大厂低 50% 以上。
但微博团队也有优点,就是稳定,很多老员工从新浪待到现在。以及微博的历史背景错综复杂,也很需要这种稳定,不停换人很不利于继承前人的经验教训。
我记得五六年前,来去之间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知道微博 PM 还不够好,但新浪历史上是一个浮浮沉沉的公司。如果从外面高薪请高 P 回来,一旦遇到大势不妙,微博又开始下沉,高 P 往往就走了,而这时忠诚的老员工还陪在身边。所以我们更愿意接纳老员工的不足,与他们共同成长。
看到这句话时,我还蛮感动的……
所以我经常觉得微博产品有很多差劲的地方,但 2021 年至今的裁员大潮,也没听见多少微博员工的哭喊。这也是某种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