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件反馈
  • 支持 TK
  • 微博

    • 看看最新
    • 随便看看
    • 过去一周
    • 过去一年
  • 精选

    • 净想好事
    • 安全合辑
    • 疫苗合辑
    • 读书合辑
  • 文档

    • 搜索说明
    • 百元好物
    • tk猴子

  • 支持
上个页面看看最新
下个页面过去一周

©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入tk真爱粉群
tombkeeper

2012-01-29 17:17

Blog更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网页链接 。……说到最后,这事最终谁输谁赢呢?我觉得韩寒也许赢,也许输。但方舟子一定不会输。他说过:“要让我承认失败或犯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13-08-30 14:17

那两个我倒不关心,只是俞飞鸿老了,高圆圆也不再年轻了[泪]

2013-08-30 14:12

抱歉,作者已设置仅展示半年内微博,此微博已不可见。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3-09-18 12:25

和往常一样,@刘春 对此节目也有贡献: 🔗评论配图

tombkeeper

2023-09-16 18:34

《鲁豫有约》单田芳访谈的最初视频录制于 2005 年。当时分上下两集播出。上集 45 分 26 秒,下集 45 分 36 秒。单田芳丰富而坎坷的一生,非有一部电影的时间不足以尽述。

2016 年 8 月 17 日,单田芳、田连元、刘兰芳三人的访谈被剪辑在一起,以《一代说书人》为题播出,片长 43 分 26 秒。

单田芳先生 2018 年 9 月 11 日逝世。2018 年 9 月 18 日,当年的完整内容被剪成 38 分 29 秒的删减版,以《评书一世话人生》为题播出。

目前,2005 年版的完整视频大概只有 B 站还有一份。我建议你们下回来,保存到硬盘上。🔗鲁豫有约:单田芳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5-05-04 15:44

2007 年,杨振宁为自己的一本文集定名《曙光集》。该书的序言我尤其喜欢。真情流露又含蓄细韧,堪称爱国知识分子的心声。我自然无法切身感受到这种生于民族的长夜,直到耄耋之年方见曙光的心境,但细细读下来,也能体会一二。

杨振宁认为 2007 年虽见曙光,但自己年事已高,看不到天大亮了。然而他毕竟有期颐之福。十年后的 2017 年,他 95 岁出版新书《晨曦集》时写道:“当时觉得改革开放 30 年,看见了曙光,天大亮恐怕要再过 30 年,我自己看不到了。没想到以后 10 年间,国内和世界都起了惊人巨变。今天虽然天还没有大亮,但曙光已转为晨曦,所以这本新书取名为《晨曦集》。而且,看样子如果运气好的话,我自己都可能看到天大亮!”

在新书首发式上,他表示,希望到 100 岁的时候出版一本《天大亮集》。

以下是《曙光集》的序言:

//==
1918年钱玄同写信请鲁迅(1881—1936)为《新青年》杂志写稿,鲁迅回答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醒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可是后来鲁迅还是写了,写了有名的《狂人日记》,署名“鲁迅”。

那是五四年代,是提倡“赛先生”和“德先生”的年代。我正是出生于那个年代。

1927年6月2日上午王国维(1877-1927)离开清华园内西院18号住宅,坐人力车到颐和园,在鱼藻轩投水而死。遗嘱说: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后来陈寅恪(1890—1969)在《王观堂先生挽词》中说: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1929年10月我随父母亲搬入清华园西院19号居住,那时我七岁。后来听到王国维自杀的传闻,记得曾和同班同学熊秉明、郑士京在18号门前徘徊;曾到颐和园看水边的石碑:“海宁王静安先生殉国处”;也曾诵读清华园工字厅东南小土坡下的王静安先生纪念碑。

1938年夏清华、北大及南开三校迁到昆明,成立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由于校舍未造好,文法学院暂迁蒙自。陈寅恪到蒙自后作了一首诗:

南湖即景

景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
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醒。
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
黄河难塞黄金尽,日暮人间几万程。

那时我是联大一年级学生。

鲁迅、王国维和陈寅恪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史上一个长夜。我和联大同学们就成长于此似无止尽的长夜中。

幸运地,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看见了曙光。我今年八十五岁,看不到天大亮了。翁帆答应替我看到,会验证冯友兰在《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中的一段话:

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

杨振宁
2007年12月于香港中文大学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2-01-18 14:34

不少人听说我曾靠“看帮助文件”学技术,于是也跑去看。结果发现自己看不下去,又来问我这是怎么回事。

下面这篇是所谓“看帮助文件”那个说法的出处。完整看一下就明白了——我当时说的恰恰就是大部分人都看不下去。看不下去没关系,可以找点别的事情做。 🔗无题

阅读全文 >
1
...
62416242
6243
62446245
...
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