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6 12:26
大模型同理。
2021-01-11 17:16
电子时代之前,假设每个歌手可以给 200 个人提供娱乐服务。那么,10000 人的城市,就需要 50 个歌手。好听不好听都得听,有个人唱给你听就不错了。
现在,一个歌手所能服务的人数几乎是无限的。而人们一定会选择最好的。所以,即便考虑不同风格偏好,在每个风格分支上,也一样有极为明显的头部效应。
泰勒·斯威夫特一张专辑可以卖一千万份,一年的收入可以有一亿多美元。这在台上唱台下听的时代,是绝无可能的。这些听众数和收入,会相对平均地分给成千上万平庸的歌手。
这种范式改变对大部分唱得没那么好听的歌手当然很不理想。但对听歌的人来说当然非常理想。所以技术进步到底好不好,也要看你站在什么立场上。
互联网行业几乎都是这种范式,绝大部分人去选择使用少数最好的产品。而为了做出最好的产品,只需要少数企业招聘少数最好的人。
想明白这一点,可以想明白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毕业生求职难和企业招人难会同时存在。
2025-09-26 09:18
等等!这商标是什么?
2025-09-25 22:38
今天的盲猜关注列表活动开始啦!//@兔兔那么可爱多加孜然:就说 1996 年以后出生的人有 30 岁了吗?这图怎么做出来的
2025-09-25 20:46
“你在物化我!你一点都不在乎我的感受!却说什么损失函数最小化。”
“因为这就是我们的基础啊。如果你是上一代智能,我就会用演化心理学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