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件反馈
  • 支持 TK
  • 微博

    • 看看最新
    • 随便看看
    • 过去一周
    • 过去一年
  • 精选

    • 净想好事
    • 安全合辑
    • 疫苗合辑
    • 读书合辑
  • 文档

    • 搜索说明
    • 百元好物
    • tk猴子

  • 支持
上个页面看看最新
下个页面过去一周

©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入tk真爱粉群
tombkeeper

2014-02-19 08:59

公交车上看到老头给老太太让座。老太太推辞,老头再让,反复再三,然后想谈甚欢。两人看起来年龄差不多,我觉得这事儿不简单。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14-05-31 11:48

有人说“永世不得超生”是中国本土信仰体系的东西,口中说出这个,必然不是信上帝的——你们也太小看人类的本地化能力了。

tombkeeper

2012-10-29 23:33

听说莫言故居的树苗被拔光后,连萝卜也没放过。据说是为了拿回家让孩子“沾文曲星的光,保佑上北大”。我想起当年家乡基督徒中曾传说某个信教的老太太胸口现出莲花,能给人瞧病。你看,诺贝尔很容易变成文曲星,基督教很容易变成白莲教。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0mbkeeper

2023-02-14 12:16

昨天群里有人问这几张图是不是 AI 画的。

目前识别这类 AI 绘画还是不难的。像下面这些画,如果是传统方式(手绘、3D渲染等)所作,那作者必然有相当高的水平,且需要投入较多精力。但这些画里又存在一些很容易避免的常识问题——比如其中一张图衬衫右侧领子上有两个扣子。一个有这样水平的画师,在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作品里不应该出这样的常识问题。

因为对 AI 来说,宏大、繁复、精细、绚丽都很容易,但避免出现细节错误却很难。就像爽文里忽然获得多少甲子功力的主角一样,随便一出手威力都毁天灭地,但你仔细观察他的招式,会发现里面夹着一些王八拳。这时候你就知道他的功力不是日积月累练出来的,是别人传给他的。

当然,对于内容中本来就缺乏常识的画作,比如抽象画等,就没办法用这样判断了。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2-02-26 17:35

当年淮南文联办的。我小时候买过两本,后来又凑齐了这六期。

杂文这种文体本身就很不讨人喜欢。里面的作者,放到今天,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公知”。

阅读全文 >
t0mbkeeper

2022-12-01 18:32

我估计你们小时候都想过“中国每人给我一分钱”的事儿。1 分钱乘以 14 亿,就是 1400 万。很小的数乘以 14 亿都不小。这就叫基数决定变数。

中国每年人口死亡率大约 0.7%。乘以 14 亿差不多就 1000 万。2020 年是 0.707%,2021 年是 0.718%。多了 0.011%,绝对数字就多出了十几万。

阅读全文 >
1
...
5996.45997.4
5998.4
5999.46000.4
...
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