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0 11:39
如果是为了吵架,用“收了外务省的钱发帖鼓吹日本技术对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舆论”是最简单的。但想讲道理就会像这样,复杂很多。//@凯喜博士DrCash:希望大家不要被那两位忽悠了上当受骗
2025-08-10 11:02
在飞机上简单写一下,说说赵普老师说得这个抗癌神器——BNCT。
简而言之:胡说八道。
1.BNCT的中文全称是硼中子俘获治疗(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关于它的原理,大家可以记住这么一个反应过程:10B + n → [11B] → 7Li + 4He + 2.79 MeV。
这是这个治疗的物理学基础。最简化的治疗过程如下(图2):
-给于患者容易被癌细胞吸收的硼药(例如硼苯丙氨酸BPA);
-中⼦轰击硼,和硼发⽣反应;
-⾼能α粒⼦和锂离⼦破坏癌细胞。
产生的α粒子和锂离子具有高能量但射程短(5-9μm),大约为一个细胞直径,因此理论上辐射损伤仅限于含硼的细胞内部,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
如果患者需要接受BNCT治疗的话,通常需要几个过程。首先要医生初步评估,判断是否符合适应症,有没有禁忌症;然后患者需要提前接受一种特殊的PET检测,判断癌组织对于硼药的吸收能力显著超过正常组织;最后才是正式的治疗(图3)。
2. BNCT最早临床运用于麻省总医院,但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全球累计接受BNCT的患者可能不超过3000人(包括临床研究和正式治疗)(图4)。
理论上看着非常可靠的抗癌方式,为什么发展这么慢、用的人这么少呢?
因为BNCT存在几个问题。
首先是中子源。传统依靠原子反应堆提供中子,但是大型反应堆管理严格,在医院内部很难设置建一个原子反应堆,所以落地很困难。当然这一点也不是没辙,一些企业在研发开发基于回旋加速器的中子源系统,通过质子撞击铍靶产生中子,这项技术有望使BNCT治疗在普通医院中得以实现。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些BNCT中心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小型的质子中心(图5)。
其次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硼药。BNCT的效果高度依赖于硼-10药物能否被肿瘤细胞专一性摄取。
上面讲了,患者需要提前接受一种特殊的PET检测,判断癌组织对于硼药的吸收能力显著超过正常组织(一般要求3倍以上),否则之后照射中子的话,大量吸收了硼药的正常组织也会被产生的⾼能α粒⼦和锂离⼦破坏。
目前有了多种解决手段,包括不同的硼药以及不同的给药手段(包括动脉注射和脂质体包裹等),但是仍然没有找到一种完美的方法,可以让所有的硼药全部集中在肿瘤组织。
3. 所以BNCT并不像一些视频讲得那么有效,也不是没有副作用。
BNCT的本质仍然属于放疗的一种,它也不可避免有着其他放疗的副作用,包括短期副作用和长期副作用等(图6)。而由于特殊的物理特性(需要通过中子轰击肿瘤部位),它对癌症的限定也非常严格。
以日本某BNCT治疗中心的规定为例,目前BNCT适应症限定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进展或局部复发的头颈癌(复发肿瘤大小在 3cm 以下),患者要求是成年人,患部必须有过放疗史。注意不含脑肿瘤,任何上述适应症以外的肿瘤目前均无法治疗。
即便符合这个条件,仍然有大量要求(图7)。当然不同中心要求不一样,中国台湾的BNCT治疗中心有包含脑肿瘤,但是其他条件一样很严格,基于安全性和有效性考虑,医生不会给不符合适应症的患者开展治疗。
在目前看来,BNCT更像一种补充治疗手段,绝不可能代替手术、放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标准的治疗手段,所谓「抗癌第七驾马车」跟说我是国足最佳第十二人没啥区别。
4. 所以看到这里你应该清楚,这是为什么发展了超过六十年,全世界做过BNCT的患者如此少了。这并不是说这个技术不好,而是它和其他所有抗癌手段一样,有着明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没有什么万金油是适合于所有人的。
总结一下,这个技术本身没有对错,确实有一小部分癌症患者可以受益于它,但是对绝大多数癌症患者来说是不适用的。
我听说国内一些机构也在准备上马BNCT,将来很有可能会有类似宣传。一方面大家还是要注意甄别,确实很多患者和家属很容易被短视频平台上这类爆炸性的「抗癌神器」信息所吸引;另外一方面,我个人其实对于投资方的钱能不能收得回来持谨慎观点,这类大型设备的投资还是需要严格评估的,即便时至今日,另外一类放疗手段质子治疗今天已经很卷了,但我觉得质子仍然比BNCT可靠得多。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尹烨和赵普等博主的这些BNCT短视频影响力巨大,但是有很多不实之处,希望将来科普时可以更加慎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