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件反馈
  • 支持 TK
  • 微博

    • 看看最新
    • 随便看看
    • 过去一周
    • 过去一年
  • 精选

    • 净想好事
    • 安全合辑
    • 疫苗合辑
    • 读书合辑
  • 文档

    • 搜索说明
    • 百元好物
    • tk猴子

  • 支持
下个页面随便看看

©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入tk真爱粉群
tombkeeper

2025-07-12 13:27

关于调查记者,推荐阅读几篇文章:
1、2025-01-02,范永松:《调查记者的成长之路》🔗网页链接
2、2024-07-08,黄狮虎:《“5个记者顶100个市场监管局!”为什么需要调查记者》🔗网页链接
3、2017-12-06,张志安:《新媒体环境下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网页链接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5-07-12 12:46

回复@霍森_Hotzen-Jeff轰:没想到竟如此智能,发现狗屎后去拿了一块毯子来擦。//@霍森_Hotzen-Jeff轰:你们该不会以为这真只是段子吧? 🔗评论配图

tombkeeper

2025-07-12 11:20

请扫地机器人受害者在评论区讲述你们的故事。

请🫴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5-07-12 12:04

看过《蜡笔小新》都知道风间同学经常去补习班。日本、韩国当年都搞过“减负”,也都导致了补习班数量大增。台湾甚至把给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补习作为慈善来搞。儒家文化圈的上进气氛决定了“东亚怪物房”的活力,也决定了竞争的残酷。这是一体两面,我们不可能喝得到温暖的冰咖啡。//@王又又:只是为了培养好用的螺丝钉吧//@Sayrohan:只会给别人打工 就是这样的结果 无论是个人还是产业链上 都是一样 打到天顶上 最多也就是打工皇帝……🫅 仍然必须🉐具备会伺候人 会作践自己的优秀品质!😊 //@粽子蓝云舒:……真会这么疯?//@晴天荆棘:好可怕……//@叉r叉:果然有一种熟悉的平静的疯感……

陈生大王

2025-07-11 12:06

有人说中国教育的终极版本是新加坡。
.
刚好看到一个纪录片,讲新加坡的教育,看得我快要精神失常。
.
比如,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成绩作为人生命运的分界线?新加坡是用小学六年级的成绩。纪录片里的孩子们都知道,六年级的考试,就会决定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工作。

仅仅六年级啊,那是连屁股都擦不干净的年纪啊。

1,当然在新加坡,小孩出生在哪里,住哪里的学区房,因此进入哪一间幼儿园,又由此升入哪一所小学,都已经早早决定好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所以竞争是从孩子出生前,家长买房开始的。

花一两千万人刀去购买学区房的家长比比皆是。买了房,还需要抽签。家长说,抽中的时候她高兴地尖叫,没抽中的当场就哭了。

2,新加坡小学都是下午2点放学,假装让孩子有时间发展兴趣爱好。结果事实是出了校门,大家就直接冲进补习班。

新加坡的商场里一般都有补习中心。补习老师说,新加坡补课很贵,但就算是没有钱的家庭,也一定会想办法去找钱给孩子补课。

老师介绍说,看,这孩子才5岁,但已经在学一年级的内容了。

主持人是周轶君,问,那她现在学了,等上一年级又学什么呢。

老师笑着说,再学一次。

周轶君问,5岁开始补课,需要补到多少岁呢。

补习老师捂住嘴笑了,好像这是一个很傻的问题。笑完她说,有人是要从5岁补到18岁的。因为新加坡很多小孩是没有完整一天时间用来休息的。

在那家补习中心的墙上,挂着一句标语,“我来这里不是要成为普通人,我是要成为优秀者”。

3,最让我精神崩解的,是他们的语文教育方式。新加坡以华人为主,也说中文,但学中文的过程简直是一部恐怖片。

老师教孩子写作文,必须按照固定模板走。老师:写完“我犯了错误”,后面要怎么写?

学生机械地回答:“惭愧地低下头,脸红得像熟透的蕃茄一样”。

老师露出满意的笑容,又问:会不敢直视什么。

学生答:不敢直视妈妈的目光。

老师更满意了,说,如果在“我惭愧地低下头”这里加一句?

孩子立刻回答:“恨不得地上有个洞”。

老师赞许地点点头。周轶君估计都看愣了,第一次看到有人把作文当成数学题来做,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有标准答案。

老师解释说,想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就要把作文结构化,遇到什么题目就知道要怎么写。

周轶君问老师,但这样,是不是让语言学习少了一些什么,孩子是不是应该去感受语言?

老师说,考试成绩是第一位。

从作文的写作模式,可以看出新加坡人的规训水平。周轶君说,有一种观点认为,好的新加坡人就是有着批判性思维,但却从来不说出口的人。

4,整部纪录片都充满着一种平静,熟悉,人人都接受的疯狂感。

比如,新加坡的课外补习教材,是从幼儿园阶段开始的。

比如,新加坡是热带国家,公立小学不安装空调,只有风扇,校长说不是经费的问题,是要让孩子用身体去适应环境。

比如,用藤条打孩子,是新加坡合法的体罚手段。当地人笑着说,不打孩子的话,家长会有压力嘛。

新加坡是一个发达国家,但不倡导高福利,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努力耕耘,必须不停往前跑,人人都怕落后,他们有自己明确的“怕输文化”。已经像一种合意的病态,焦虑变成美德。

他们也把考试发挥到极致,想要把最优秀的人才筛选出来为国效力。但这种培训模式,最终得到的只有一种天才。

那教育目的,是塑造身心健康完整的人,还是筛选出最有用的人?

孩子是去上学,还是去接受一种系统化的管理?

社会只需要精英吗?

也许问题有很多,但孩子有自己的选择。

自尽,是新加坡青少年死因的第一名。

2019–2021年,新加坡青少年自尽率几乎再次翻倍。
.
.
.
(看到有人在问。再补充一下。这条内容来自纪录片《他乡的童年2新加坡》。周轶君老师采访了一些新加坡的学校/华人/中国移居者)。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5-07-12 11:20

请扫地机器人受害者在评论区讲述你们的故事。

请🫴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5-07-12 10:36

🔗网页链接 我如果是银河帝国的皇帝,就会把大爷找来请他再写一遍,验证真假。如果是假的,就把做短视频的一伙人送去小行星带挖矿。

胖虎鲸

2025-07-11 21:14

刷到这个很火的大爷写高考作文,很多媒体都转载了,很多人表示看哭了,说平实质朴感人啥的。我把全文看了一下,味道太熟悉了,技巧套路都比较陈旧,我一点也没被感动,我甚至对全民感动很无语,你们平时没写过几百字的东西吗,这都看不出来吗?

这是新的起号赛道吧。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1
...
8990
91
9293
...
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