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 09:54
麦克卢汉 1964 年预言的“地球村”在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前后经常被提起。那时甚至有一个翻译软件就叫这名字。当时 Unicode 还没有被广泛使用,不同地区互相访问网页的时候不仅存在语言上的隔阂,甚至可能看到的是乱码,所以需要借助类似“地球村”这样的软件,虽然那时的机器翻译几乎还是逐个单词的硬译。
如今我们几乎不会再遇到乱码,也不需要安装翻译软件,浏览器自带的翻译能力可以互译地球上任何两种语言,但我们距离地球村好像更远了。
哪怕是昙花一现也好,镜花水月也好,不管怎么样,看到久违了的这三个字还是让人很激动。
2025-01-16 23:54
过拟合-10:#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打击跨境网赌电诈# //@t0mbkeeper:过拟合-3:#知情人称泰国腐败群体为电诈园区提供支持# //@t0mbkeeper:过拟合-2:#泰国考虑对电诈园区断电断网# //@t0mbkeeper:过拟合-1: 🔗查看图片
2025-01-16 13:35
回复@寒江钓雪的马甲:你用了“不过”这个表示转折的词。请问是具体是针对什么的转折?//@寒江钓雪的马甲:不过感觉至少一半都是反串的,群里一个喜欢捣鼓自媒体的,搞了个洋妞头像和名称,连ip都没改,ip显示国内,一天都能吸500多粉丝,还有人问能不能带货。。
2025-01-16 10:33
小红书上迅速涌入的洋内容给审核系统增加的压力可能不是多招些审核员能解决的。国内各大平台擅长的是判断哪些词影射哪些人哪些事、胸部到底可以露出百分之多少。所以这两天一些洋人在视频屡屡被删之后也学会了给乳沟打码。但是,我发现已经有枪械博主进来发“3D 打印格洛克”了。估计审核系统的 AI 和人都没针对这些做过训练。
不过我估计国内暂时还是会容忍这些问题,不会一刀切。昨天微博热搜上了一堆小红书相关话题。平时发“小红书”三个字都限流,现在还给上热搜,大概不是微博自己情愿的。来总心里苦,但来总不说。
洋人怒投小红书总归是好事。以前有中国人说到了美国发现大街上“人人都长着一张没受过欺负的脸”,现在美国人来小红书一看,表示中国“人人都长着一张没受过欺负的脸”。大家都长着一张没受过欺负的脸,这不挺好吗。
我党对于“XX 帝国主义”和“XX 国人民”一贯分的很清楚。但以前国内大部分人其实接触不到“XX 国人民”。现在各国人民相互问问家长里短,有哪些乐子有哪些苦,肯定是好事。民间多增进一分了解,减少一分妖魔化,也就减少了一分冷战热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