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3 15:44
当年白左为了推动大麻合法化,就强调成瘾性和生理伤害小,对精神影响避而不谈。国内一些傻子也被这个逻辑给忽悠了,跟着复读。我早就无情揭露过:🔗网页链接 //@来去之间:#涨姿势# //@一笑奈何嘤嘤嘤:这条被某著名微博行为艺术家转了后,他的评论下不出所料出现了大量拿大麻成瘾性和害比酒精香烟低的烂科研说事的人 这里普及下如何分辨烂科研。首先我完全同意酒精和烟草是非常有害的东西,但我对酒精和烟草因为习俗/政府财务收入/执法可行性等原因没被严格限制,用一个所谓科研暗示我们应当容忍更多的有害物质很有意见。 再说为什么说这类研究是烂科研,因为科学界对所谓“依赖/成瘾”的研究很浅薄,除了对狭义的刺激多巴胺这样涉及大脑奖赏中心的研究还算有点科学性,其他的对生理成瘾特别是心理依赖的研究都处于很初级的阶段。所以才会有十年前大肆宣传思诺思毫无成瘾性,导致中国医生很多会罔顾用药指南强烈反对持续三周以上用药,给失眠病人反复开。现在科学界又轻飘飘来一句这类作用于 GABA 受体的安眠药物都有依赖风险 至于危害性,把对人体不同部分生理心理的危害性用单一分数来对比我就不认为是科学。
2025-10-01 16:00
轻易不要相信任何能给人大脑带来欣快感的东西无害,例如在多年前信誓旦旦散布了一圈大麻无害论后,科学界又有了新的发现
主要证据概述认知损害的普遍性:多项研究证实,慢性大麻使用者在认知测试中表现出小到中度效应大小的损害,包括注意力分散、处理速度变慢和执行功能(如决策和问题解决)受损。这些效果在合法化后更明显,因为市场上的高浓度产品(如THC含量超过20%的产品)使用率上升,导致急性和长期风险增加。
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的高风险:西海岸州的研究特别强调,青少年时期开始使用大麻会干扰大脑发育,导致IQ下降约5.5分、学习能力和加工速度减弱,甚至与精神健康问题(如精神病和抑郁)相关联。加州的一项纵向研究显示,合法化后青少年使用频率虽未大幅飙升,但早期暴露与认知持久损害相关。
脑成像证据:华盛顿州的研究(包括大学资助项目)使用fMRI显示,重度终身使用者63%在工作记忆任务中脑活动减少,特别是小脑功能连接受损。结构影像学研究也发现慢性使用者脑部形态异常,尤其在合法化后高浓度使用增多的情况下。
合法化后的变化:华盛顿州科学院2025年报告指出,合法化后五年内,研究从使用模式转向健康影响,发现高浓度大麻加剧记忆和执行功能损害,并增加事故风险(如驾驶时认知受损)。加州和俄勒冈类似,研究显示使用率上升(尤其是vaping形式)与认知健康担忧相关,尽管整体人口水平变化不剧烈。
平衡观点并非所有证据都一致负面。有些研究(如2025年APA报告)指出,中年或老年使用者可能在某些认知领域(如注意力)有轻微改善,但这被视为例外,且不抵消青少年和慢性使用者的风险。合法化也带来积极面,如减少非法市场风险,但高浓度产品的普及可能放大认知伤害。总体上,批评者认为合法化影响被夸大,但支持者承认需加强监管(如THC含量上限)以降低危害。这些发现基于多方来源,包括NIH、CDC和州级报告,呼吁更多纵向研究和公共教育,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预防。
2025-10-03 15:30
用无政府主义来反古典自由主义,是一大发明。彭博社总结了历次政府停摆对标普的影响: 🔗查看图片 //@老Q在上海:个人觉得“大政府”、“小政府”的说法不确切,很容易歪曲成什么都管什么都不管。政府的功能一是引导,二是补位,不是大小的问题,是职能界定的问题。大政府在新加坡,小政府在香港这两地,都有不错的结果,但很明显新加坡的民生好于香港,但这也不是说大就是好,小就不行。小有小的问题,大有大的问题。大小这种说法早就该扬弃掉了,它既不是个真正意义的学术用语,也不是个施政方法,倒是经常用于“主义”之争。//@钟鸿钧:小政府不是无政府
2025-10-03 15:13
有人煞有介事地做了个视频,说有种新技术,能把 100G 数据压缩成 2M。怎么压缩的呢?就是把数据分块后转成一个个二维码,然后把二维码做成视频。作者认为既然视频的压缩比可以很高,那么这样自然就能把数据压缩的很小。
香农从棺材里爬起来用八棱梅花亮银锤给作者点了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