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11:33
早上看到两条站方消息。一条告诉我某条微博存在不良信息,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已被隐藏。另一条告诉我某条微博质量很高,所以给这条微博加了 22 万流量。
这两条消息所提到的是同一条微博。Makes me as confused as Confucius.
2025-07-11 11:07
2025-06-25 17:23
稳定币的事在 2025 年 5 月 18 日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王永利的发言我感觉就有点透风的意思。当时微博做了直播。不过整个会的时间太长,九个多小时,估计大部分人也就瞅一眼。
王永利现在是神州数码的联席董事长,但之前当过中国银行的副行长。
2025-07-11 10:55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复杂,有些还不能说太细(比如Google能买暗光纤能自己当运营商)。单说一点:用户购买力。比如让上海浦东用户看10秒广告产生的交易额,换到某个贫困县,可能得看100秒才行。
2025-07-11 08:54
我有个疑问,为什么美国的视频网站,广告时间只有几秒,而中国需要几十秒甚至超过一分钟?
为什么美国的快递没法像它的视频广告那么快,为什么中国的视频广告不能像快递那么快?
2025-07-10 23:33
回复@学仰泳的小木:参考阅读:🔗网页链接 //@学仰泳的小木:不懂目前工业合成的效率有没有接近叶绿素,我种了好多花花草草,觉得C4植物无敌了
2025-07-10 23:28
老粉丝可能还记得,我十几年前就说过:农业迟早会变成工业。也因为一直持这个观点,所以我对相关科学进展一直比较关注。
用化学方法,从二氧化碳开始合成醇、酸、糖的路线肯定能商业化,也就是说成本肯定能做到和传统方法相当或者更低。用这一步的产物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法,还可以生产脂肪和蛋白质。这也肯定能商业化。
也就是说,只要有电,有二氧化碳,就能在工厂而不是农田里得到糖类、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素。当然,发酵法生产的蛋白质可能不适合直接作为人的食物,但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豆粕之类用于生产饲料。现在国内的饲料生产企业也在投入这方面的研究。
中国发电量世界第一,而且还在快速增长。风电、光电之类的电发出来也不好存储,用来搞这些生产,本质上也是一种储能,而且同时还能帮助其它产业实现碳捕捉。
工业不怕水旱病虫害,比农业稳定得多。生产需要的土地也小得多。等这类技术成熟后,也许可以把一部分农田退耕,让我们的居住环境更美好。
同时,这类技术也是未来人类进行太空殖民所需要的。想象一下:一个小型核反应堆,加上一组全自动设备,就可以源源不断把殖民舰里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变成淀粉和蛋白质。
2025-07-10 23:28
老粉丝可能还记得,我十几年前就说过:农业迟早会变成工业。也因为一直持这个观点,所以我对相关科学进展一直比较关注。
用化学方法,从二氧化碳开始合成醇、酸、糖的路线肯定能商业化,也就是说成本肯定能做到和传统方法相当或者更低。用这一步的产物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法,还可以生产脂肪和蛋白质。这也肯定能商业化。
也就是说,只要有电,有二氧化碳,就能在工厂而不是农田里得到糖类、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素。当然,发酵法生产的蛋白质可能不适合直接作为人的食物,但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豆粕之类用于生产饲料。现在国内的饲料生产企业也在投入这方面的研究。
中国发电量世界第一,而且还在快速增长。风电、光电之类的电发出来也不好存储,用来搞这些生产,本质上也是一种储能,而且同时还能帮助其它产业实现碳捕捉。
工业不怕水旱病虫害,比农业稳定得多。生产需要的土地也小得多。等这类技术成熟后,也许可以把一部分农田退耕,让我们的居住环境更美好。
同时,这类技术也是未来人类进行太空殖民所需要的。想象一下:一个小型核反应堆,加上一组全自动设备,就可以源源不断把殖民舰里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变成淀粉和蛋白质。
2025-07-10 21:34
前几天说的 Windows 10 今年 10 月结束支持的问题(🔗网页链接),如果你原本安装的就是 LTSC 版,那么只需要换个 IoT LTSC 版的序列号就能把支持时间延长到 2032 年。
但如果本来装的不是 LTSC,又希望用 IoT LTSC,那最稳妥的方法还是彻底重新安装。此外,还有个非官方的、需要风险自担的方法可以把非 LTSC 变成 LTSC:
1、打开注册表键 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把“EditionID”的值改为 “EnterpriseS”。
2、运行 LTSC 版安装介质中的 setup.exe 进行升级安装。
2025-07-10 20:28
考虑到空管方面的国情,私人飞机就不提了,单说游艇。游艇消费不止能带动造船业的就业。和汽车一样,游艇背后也有对应的销售、中介、保险、登记等工作岗位。学开车要上驾校,想学开船也一样要培训。这都是就业。稍微大点的船,一小时得烧掉上千元的油。如果游艇比较大,可能还得雇船长、水手、厨师、服务员等等。就算是小船,自己开开,也还是需要有人给游艇提供燃料、饮水、食物补给等。
哪怕买回来不开,一年也少不了要花掉几十万。首先得交给码头的停泊位租金,这就带动了码头管理、安保、设施维修等岗位的就业。无论开不开,都得定期维护保养。船的保养比汽车保养复杂得多,也贵得多。除了发动机、油路、电路等的保养,每年还至少要做一次干船保养,把船吊上来,清洗船底,重新刷漆,等等。这些的背后都需要很多就业岗位。
游艇消费的主要缺点是会导致社交网络上出现游艇的照片和视频。
2025-07-10 18:16
2025-05-25 21:59
去年底,当时群里不少人对未来有点灰心,我就给大家画了几个饼。
推动世界发展、给人类创造福祉的主要还是科技。虽然现在的世界看起来问题很多,但我们可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浪潮的起点。
首先,AI 的新一轮发展刚刚起步,而且进展神速,这个不用多说。另外,现在各类电机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可能只是个过渡,人造肌肉技术成熟后,会出现真正的仿生机器人。
“永远还要等50年”的量子计算机没准能搞出来,“永远还要等50年”的聚变发电没准能搞出来。
低成本的从二氧化碳开始合成淀粉的技术肯定能搞出来,这会开启农业变成工业的进程。还有各种生物技术肯定会有一系列突破,包括治疗疾病、延缓衰老,甚至机能增强。
这些都是未来二十年内就可能看到的。
2025-07-10 17:12
上证指数 3500 了,夏天也到了。不过九月转折是不是会持续,现在还不确定。夏天还没过去,得再等等再看看。
2025-04-23 20:05
上个月忽然有一些把我当成财经博主的粉丝加了群。为避免误会,我澄清了一下,让大家明白我不会发“神秘代码”,因为确实不懂,我能做的顶多是讲一些基于对人类社会观察的推理。
一些事情的发生会影响人的想法,人的想法又会导致一些事情的发生,然后再影响一些人的想法,再导致一些事情的发生,但所有这一切都并不完全由自由意志决定。人在某一刻的想法是难以预测的,就像我们不知道 2928 个小时后石家庄是否会下雨。但无论一个人觉得自己多么乾纲独断,其长期行为还是要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约束,就像我们知道石家庄今年会下雨,总降水量约 500 毫米。